大年初一、初四、初五都有迎财神的传统。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日期,一些地区在正月初四迎财神,一些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接受财神是新年期间最盛大的传统活动之一,反映了文化的传承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迎接财神注意事项
1、接财神要择流年的好时辰及财位方位,本年好时辰为辛丑吉时,子时凶,不可用。错过丑时接财神者,至7点至9点为为黄道司命,吉时,可接财神。财位方位在西北方。
2、在接财神前一小时,应该沐浴净身,穿上整齐的新衣,另外要将神位及供桌擦拭干净。把财神位搞干净,准备好烛、供品与接财神赐福赐禄疏文,疏文不可马虎,尽量使用的正规迎财神疏文。
3、财神不入暗堂。环境要灯火通明,等吉时一到,便开始燃烛点香,诚心参拜。
4、煞气盈门,气走财神。八卦镜阴气重,狮子等戾气重,不推荐使用狮子、八卦镜等来镇宅。可于春节前在大门、室内张贴五行八卦福,即化解了煞气,又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5、准备好香烛、供品、纸钱及接财神疏文等亦不可缺少。
6、重要是接财神疏文的规范性。如果接财神疏文的规范并经财神庙庙方盖金印(代表正神推荐)效果愈显赫。忌没有疏文,或者疏文粗制滥造,可能亵渎神灵。
接财神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很多地方过年的时候都会接财神,尤其是大年初几的时候,由于各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接财神的时间也不一样。那么接财神是初四还是初五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通常是正月初四迎接财神,一些地区也有正月初五迎接财神的习俗。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日期。有的地区在初四欢迎财神,有的地区在初五欢迎财神。
初四是财神的生日。因此,初四可以迎财神,而初五可以破五。有一个传统,派遣穷人的上帝和欢迎财神。因此,初五也可以迎财神。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和日期。你可以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来做。
在中国神话中,正月初四是女娲创造神话中的“羊日”,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因此,农历正月初四有迎娶灶神和财神的习俗。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在一些地区,也有农历正月初五见财神,经商的人都会有这个传统。
农历五日迎接财神的准备工作要提前一天开始,即农历正月初四。初四(23:00)午夜一到,可以在香桌上摆上事先准备好的祭品、糕点、水果、香烛等祭品,然后敲锣打鼓,点燃香烛进行礼拜。除了一些新鲜的果蔬、甜点和小吃外,人们认为在接财神的时候还有羊头和鲤鱼,因为羊头的意思是“吉祥”,而鲤鱼头的意思是“鱼”,“余”是谐音,意思更吉祥。
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二,而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五,具体要看各个地方的习俗时间。
一些村庄注重在初二迎接财神。因为他们想在初二送神,迎接财神回家,所以初二早上就放鞭炮。爆竹声越响,运气就越好。所以他们有初二早起放鞭炮迎财神的习俗。
人们相信,商人和普通工人如果能得到财神,致富就会容易得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会在正月初五0点左右打开门窗,然后烧香、放鞭炮、燃放烟花来迎接财神。
我们之所以在农历正月初五遇到财神,是因为在过去,商店在除夕夜结束营业后,会休年假。农历正月初五,他们接手财神的时候,就要开门营业,这叫开盘。这样,接财神的时候是正月初二、五日。
因此,春节期间,人们打开门窗、烧香、放鞭炮、燃放烟花爆竹,迎接财神。接手财神之后,我们还是要吃露头的酒,经常吃到天亮。我们满怀发财的希望。希望财神能给家里带来金银财宝,在新的一年里发财。
1、大年初四(即初五)晚上1:15,将八仙桌或天地桌放在家中客厅或神殿门口。把干净的小盘子放在桌子上。把红纸放在盘子上,把糖果放在红纸上。
2、桌子前,挂着一对红蜡烛和一对闪闪发光的“金锭”。财神像在前面。同时,桌上还将摆放新鲜鲤鱼、烤猪肉、公鸡、财神饼、吉祥饼、酥糖、冠军饼和五种水果。
3、桌子两旁摆着一排盛满黄酒的杯子和一把筷子。之后,他在敞开的门前向财神献祭。
4、当蜡烛点燃时,走出大门,向东走36步。首先,面朝东方(象征着从东方来的紫绮),用双手真诚地敬礼。然后,向西方问好。
5、在心中沉思,邀请财神与你一同回家,然后慢慢回家。在接财神的神位前,要虔诚地祈祷。
6、读书后,他们把金锭和纸币放在香炉里焚烧(绝不放在地上)。会见财神的仪式是通过熄灭蜡烛,收集祭品和香炉,关上门来完成的。
初五迎财神。
雄鸡报晓的时候,鞭炮声就响彻云霄,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有些人家更在正月初四深夜及准备好了迎接财神的仪式。黎明即起的人们相互作躬,都要送上“大吉大利”“恭喜发财”这样的祝福。”
放完鞭炮就要焚香祭拜五路神,所谓的五路神就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保佑来年出门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发财。焚香祭拜喝路头酒,满怀希望,将财神爷的金银财宝的富贵之气迎进门来。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
接财神一般是在大年初五。
由于初五日是五路财神的诞辰,为征利市,人们要提前在初四就迎接,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因此叫“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凡是接财神,必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把财神接回了家,人们就不能再呆在家中吃喝玩乐,而让财神爷无事可做。
接财神的习俗
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傍晚家家户户的八仙桌的正前方都会点上一对红色的大蜡烛,上面还挂着一对亮闪闪的“金元宝”。
正面供着的就是财神像,桌子上还摆放鲜活的的大鲤鱼,加上煮好的猪头和公鸡;再摆上财神糕、吉利糕、酥糖和状元糕。桌子的两边各摆着一排盛满黄酒的盅子和一大把筷子。靠前面的一个桌角还用竹竿绑着一条活鲤鱼,表示年年有余。
酒菜准备后,便依次拜财神,然后就是等待财神的来临。一直要到十二点钟左右才算接好。最后就是烧元宝、放鞭炮、放生鲤鱼,这样接财神的任务就完成了。
正月初五日,为每年农历新年中的“接五路财神”日。
中国汉族民间有正月初五拜财神和财神爷巡游汉族民间送福送财的习俗,据说都与王元宝有关。王元宝发迹之后,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财神爷。家里供奉的是财神爷,商号里祭拜的是财神爷。他还在长安捐善款建造了财帛星君庙,聘请国内高道主持,四时供奉,香火旺盛。
每年正月初五商号开张这天,他都要早起到财帛星君庙上第一柱香。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初五之后还要出巨资,请财神爷到长安大街小巷巡游,巡游路上财神爷由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护卫,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还要给路人分发彩头或利是。
王元宝的祭品中喜欢用一条黄河大鲤鱼。老百姓以为鲤为“利”的谐音,所以称鲤鱼为“元宝鱼”、“活元宝”。长安街头每逢初五早上必有叫卖元宝鱼者,各店铺争购,用线穿鱼脊并挂在房梁上,鱼头朝内,身上贴红纸元宝,寓意可以“招财进宝”。
长此以往,这种风俗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正月初五拜财神和财神爷巡游汉族民间送福送财的习俗。
是正月初五